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成果简介 > 正文

成果简介

2022年10月08日 11:46  点击:[]

一、成果背景

为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,为创新型国家及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,根据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》等要求,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、课程体系构建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重要环节全面实施深化改革。

以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革命,带来了媒体格局、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,给传媒行业带来新的挑战,为传媒融合发展带来重大机遇,也对新时代传媒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。

二、成果来源

成果依托省级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研究》(编号:2012699)等6项课题开展研究,于2014年形成高职院校传媒类专业“三融合·一贯穿”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方案。经过7年实践完善,先后立项了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、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、传媒创意与制作高水平专业群等6个国家级、省级项目,被89所全国高职院校推广使用,为全国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“山传样板”。

三、成果介绍

成果依据黄炎培“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”教育理念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首次提出“DTBE”双创人才培养理念,确立具有“家国情怀、融媒思维、创新素养、精湛技艺”的传媒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目标。

1.提出“DTBE”双创人才培养理念,即设计创新(Design)、技术创新(Technology)、商业创新(Business)和创业创新(Entrepreneurship)。确立具有“家国情怀、融媒思维、创新素养、精湛技艺”的传媒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目标。

2.构建“课创融合、实创融合、教创融合”和“思政贯穿”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。以通识课程、专创课程和提升课程“三阶段”递进式课程促课创融合。以课程项目、竞赛项目、创业项目、孵化项目“四层次”实践教学项目促实创融合。采用项目导向、实境训练、目标激励“三步式”教学策略促教创融合。结合传媒行业、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,思政教育贯穿双创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
3.建设“三师角色五种能力”专兼结合的双创教师队伍。提升教师专业教学、实践创新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和信息化教学能力,培养“教师、工程师、创业导师”三师型教师。

4.校企共建“虚实结合”的双创教育实践平台。打造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、智慧教育“出彩云”、“创业生态圈”等双创教育平台

5.实施成果导向的发展性评价。把学业成绩、大赛获奖、经营业绩等作为考核内容,动态计分,激励发展。

成果实施以来,20300余名学生受益。培养出“影响济南经济人物贝壳视频创始人刘飞等优秀学子。学生问鼎“声音学院奖”等业界顶尖赛事;创作的动画片《繁星点点》获泰山文艺奖并在央视播出;获全国“互联网+”大赛金奖2项,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9项。学院牵头研制5个专业国家教学标准、开发《新媒体编辑》等3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。专创课程入选国家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。获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、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称号。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7项、二等奖3项。中央电视台、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道300余条。



下一条:成果简介